【新浪观点】带点儿“设计”的逻辑 才能做好品牌

02-18 墙布 新浪家居频道

时下东风不断,热点频出,玩不尽的花样,数不完的套路。前有以《千里江山图》为灵感,而创作的舞蹈诗剧《只此青绿》在春晚上火遍全国。后者某品牌便顺势推出与《千里江山图》同款的墙布产品。若评《只此青绿》为一次文博与艺术的连线,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。那后者是否就落下“拿来主义”的虚名。实际上绵延历代,沉淀千年的艺术文化瑰宝,又何止于此?但从国潮的盛行到泛滥,已证明机械的结合和照搬,只会让彼此互相拖累。或许不止设计师,一家企业若要做好品牌,得自上而下带着“设计”的逻辑去贯彻,去思考。

以前看到一句话,笔者很难不赞同,说“产品的诞生、走向世界,背后烙下的印记代表着一个城市,一个国家,乃至一个时代。”换句话说,每一被投入到市场,供以消费、流通的商品背后都可能存在着巨大意义。墙布的诞生基础是装饰,满足墙面装饰美化,进而是消费者个人审美选择,其中会衍生出不同风格、材质、工艺的产品种类。

但从产品设计者的角度出发,看到的维度决不仅止于此,比如初级会抓住样式与审美;中级会思考识别度、用户期待;高级则会在前者基础上看见商业性、品牌性、产品生态等等。愈是优秀的设计师,愈是会从多个角度审视论证产品,站在设计逻辑的制高点,弥合差异、缺陷。

这一点,其实可以从微信的开发设计上取取经,一款于2011年推出的APP,经过迭代升级,如今早已成为通信社交领域绝对霸主。早在2016年,微信已做到覆盖中国94%以上的智能手机,月活跃用户达到8.06亿。而前段时间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演讲提及,“虽然多了很多功能,但微信还是像十年前那样简单。”

的确,虽然笔者不是最早接触使用微信的那一批,但也发现了微信启动界面始终如此简洁:一颗蓝色星球,一个人类背影好像在眺望远方。每位微信用户,应该对此再熟悉不过。我们已经习惯点开微信,快速进入聊天界面。殊不知这仅得益于开屏广告的省去,微信坐拥如此庞大用户量,如果像其他APP一样设置开屏广告,那带来的利益是相当可观的。关键就在于,微信,它没有。

社交效率、用户体验、利益价值,在此处得到完美权衡。所以一个已然成熟的产品,随着关注度高走,其实更需要多考虑口碑、形象问题。避免因盲目追求创新,而陷入有失水准、定位走偏的尴尬境地;避免因急于流量大肆推广,而陷入用户信任危机;避免因试图借鉴某一圈层文化,而陷入直线思维,丧失独立思考能力。

设计是立体的,贯穿始终的。笔者认为,品牌亦是,不能单从商业思维角度观察,而需找到关键点,做重要设计。比如产品除了主要功能和亮点功能,最重要也最终影响用户决策的往往是细节功能。因为主要功能起到积累用户作用,亮点功能负责吸引转化用户,细节功能则将体现一个产品的灵魂,传递产品背后的思想文化,使之建立清晰的产品认知。作为品牌运营者,必须清楚区分品牌的各类功能、优势及核心内容,进而不断打磨主要功能,做好亮点功能,然后在细节功能中体现产品思想。

换而言之,当你成为品牌的缔造者,想要强调在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,就要深刻理解其相关属性,同时进行多维度阐述。从古罗马穹顶到中国的土木结构,任何设计并不是毫无缘由的出现,其发展背后都有特有的地理环境、文化习俗作为依撑。或许一个成功的产品,不在于是否足够特别另类,相反只需要读懂想要表达的文化背后的逻辑,然后沉下心用纯粹的设计符号去讲好一个故事——文化。

抄袭不等于借鉴,国潮崛起与跌落,只界于此。最后希望每一位从业者,拥有文化自信的同时,担当起优秀文化传承人的使命,文化的承袭与创新既是大环境下的重要产业方向,也是打造品牌,引领发展的必要土壤。

0

相关推荐

热门新闻